【数学之美】选修课上老师留的期中作业。

  一份长长的书单。选一本书来读。可以写读后感。亦可以做好课后题交上来。这类书诸如《微积分五讲》等等。再或是手写一份推理证明之类。

  果断选了读后感。缘何?普及读物自然不比专业教材。对于脑袋,好像是能省则省。总觉得太过艰涩难懂。五个手指头当然不是一般长。何苦,何苦。

  像《素数之恋》这般好听的名字也在老师的书单中,之所以最后选了斯梅尔来读,哈,生命是由无数的偶然组成。了解这位美国老爷爷,很奇妙。

  啊,真的很喜欢我们的选修课老师。极认真对数学极热爱的老爷爷。

  【一个小学生风格的读后感】带你认识斯梅尔

       我选读的是介绍斯梅尔的一本书——《突破维数障碍》。其实之前我对斯梅尔和他的成就并不熟悉,所以直到读到书的大概四分之一时才明白了题目的含义。

      什么是突破维数障碍?源于庞加莱猜想。“若一紧三维流型与S3有相同的代数拓扑,则它与S3同胚”,由此又引出了广义庞加莱猜想:“若一紧n维流型与Sn有相同的代数拓扑,则它与Sn同胚”。非常凝练的陈述。有一种莫名的和谐的美感。但是我真的不明白。正如作者Steve Batterson所言,要给出这个陈述的一个解释,所需的基本结构远比费马大定理还要多。大概两页多的篇幅解释了维数和流形的概念,很抽象,但有一点理解了。特地查了“同胚”的概念,书中没有明确写出来。“在拓扑学中,两个流形,如果可以通过弯曲、延展、剪切(只要最终完全沿着当初剪开的缝隙再重新粘贴起来)等操作,把其中一个变为另一个,则认为两者是同胚的”。那么为什么说斯梅尔突破了维数障碍呢?因为当时大多数针对于庞加莱猜想的研究都围绕着三维情况。其实这挺好理解的,有一种“流行的传统智慧”认为,问题的难度随维数增加。想想也是啊,到了四维五维,就不太好想象了。这是其中一个原因。另一个是因为“在三维时代数拓扑更容易”。而斯梅尔的新方法则完全针对广义庞加莱猜想,他论证证明了等于或高于五维的庞加莱猜想。这无疑就是维数上的巨大突破!他不单解决了经典庞加莱猜想,而且确立了先前认为难以达到的推广。

       读到这,我不禁对这位数学家肃然起敬。我想这可以称之为伟大吧。理论研究虽然不及工程类的研究来得实用,可是它要艰涩困难得多,而且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要重要得多。这是一种里程碑似的成就。突然想到了古希腊人的理性精神,抽象,可他们却能把事物之间的关系发展到哲学范畴,比如老师之前讲过的“万物皆数”,这就是理论上的研究,这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。而到了罗马时期,人们却开始注重实际的应用,忽略理论的研究,古希腊的科学文化到了罗马时代开始衰落,这恰恰说明了理论研究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   为什么我的题目是“神奇的数学家”呢,因为这位大数学家与我,或者说传统的认知好像不大一样。我想象的数学家,大概就是陈景润一样,兢兢业业坚持不懈地搞数学研究,甚至一看就有一种数学家的感觉。可是这位斯梅尔大数学家呢,他可不拘泥于这样的形象。作为一位共产党员,大学里积极参加左翼政治活动,甚至因此遭到一次处分。除此之外,他有丰富的业余爱好,不但被公认为是顶级的矿石收藏家,而且还热衷摄影、航海、登山等探险活动。而学术上,作为一名数学家,他开始是研究拓扑学,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如果他留在拓扑学,必然会得到崇高的地位。可是斯梅尔,我觉得他很有个性的,“风骨超常伦”,书上还提到了“看不到太多善意的原因”,转向了动力系统的研究,晚些时候又开始研究数理经济学。令人惊叹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实读这本书,遇到了很多数学上或者更细的分支上的专业术语,比如浸入,同宿点,h配边定理等等,有的实在不太明白的我就跳过了。但是还是学到了一些细小的东西。比如这里把数学的组成分为代数、分析和拓扑。比如了解了费马大定理:若n为大于2的整数,则方程式

      这些就是看过斯梅尔传记后的感受。黑格尔说,数学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号。真的很美。


评论
热度(1)
©Morning | Powered by LOFTER